远景规划 柴胡姜桂汤的主治
上一节,我们把柴桂姜汤(即柴胡姜桂汤)的条文和方意串讲了一下。这节开始,先详细地讲解一下柴桂姜汤的原理示意,然后再讲解柴桂姜汤都能够治疗当今临床哪些疾病,最后再讲解一下柴桂姜汤的用法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以前我经常给大家讲,时刻要把五大藏象气血运行图(见图2-1)印在脑海里,才能学明白《伤寒论》的处方,才能学明白《辅行诀》《汤液经法》的处方原理。五脏肝在左,心在上,肺在右,肾在下,脾胃在中间,脾在左,胃在右。这也迎合了四季,肝应春,心应夏,肺应秋,肾应冬,脾胃旺于四季之末,也就是每一个季节的最后十八天。脾胃不单主湿,后世医家认为脾胃主长夏,有一定的道理;但是我们更应该遵从经典,遵从《黄帝内经》的说法。中医有一个现象,先秦以前的基础理论往往更贴近临床,贴近真实情况;后世医家发明了很多东西,但和临床有一些偏离,所以学习中医一定要遵古。
一年的四季是春夏秋冬,春是生,夏天是长,秋天是收,冬天是藏,中间脾胃是化,也就是生长化收藏,应了五脏。五脏统六腑,以五脏为中心。考执业医师也好,研究生考试也好,包括将来有人考确有专长,一定会考到这道题的。中医以什么为中心?选择会出心、肝、脑、五脏,我们一定要答对这道题,中医是以五脏为中心。还有一道必考题也会考到,何为气机之枢。怎么回答?答案往往出胆、肝、肺、脾胃。我们也一定要选对这道题,标准答案应该是脾胃。还涉及一道题是什么呢,与脏腑气机升降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什么?里边肯定很多选择,肝、脾、胃、肺、肾等。这道题的答案,一定要选择肝和肺,与气机升降关系最密切的脏腑就是肺与肝,因为肝主升,肺主降。我经常把这个模型比做自行车的脚蹬子。这个脚蹬子一个在上,一个在下,你用力的时候是没有用的,只有一个在左,一个在右,两个处于水平状态的情况下,一蹬才能用上力。也就是说,与气机升降关系最密切的脏腑就是肝和肺,一升一降,一降一升。这个轮子是从左向右,白天转二十五圈,夜间转二十五圈,一昼夜行五十周,这是人体正常的气血运行。当然了,这里边还有其他的运行方式,包括上到下,左到右,心火下行、肾水上行,才能达到水火既济。这个轮子中间有很多的辐条,就像自行车轮一样。很多车辐串接起来,这些是什么?这些就是人体的经络和三焦。
365站群下面我们先把柴桂姜汤这个方子的药物逐渐填进去。柴胡入肝,是没有问题的,没有异议的。柴胡的药理作用,什么疏肝解郁就不再讲,重点讲它在《伤寒论》中应用的原理。柴胡能推陈致新。在中药学里面,有两味药是推陈致新的作用,一个是柴胡,还有一个就是大黄。大黄的推陈致新,和柴胡的推陈致新一样吗?大家思考一下。这两个推陈致新的药物,作用的原理和方向是不一样的。大黄的推陈致新,是走阳明,从上到下,包括剂量的应用和脏腑之间的关系,在十大病种里面已经讲了。柴胡推陈致新,它的方向是由内向外,由人体的内里向外推。“桂枝,木也,木中之木”,桂枝入肝是没有问题的。在肝经,就选了柴胡和桂枝。也有的人说了,宋老师,你在讲麻黄加术汤的时候,桂枝是放在心这儿的,没有问题,这一点也不矛盾。假设用青龙汤的时候,麻黄是青龙直入肝经,桂枝的作用就退而求其次,人心经了。只有桂枝遇到麻黄的时候,它才退到心经。还有桂枝加桂汤的时候,它就由肝退到心,起到平冲降逆的作用。为什么到心,却要平冲降逆呢?我们看图(图2-1),心已经在最高的位置了,肝和肺是在中间的位置,肝主升发,肝就要向上走,同时它也横着定,也向下走。就像一棵树,要向下面扎根,又要吸收肾的水,木才能生长;又要在土上,起到稳固的作用;另外树木要向上生长,然后木极化火,这叫木能生火。心既然在最高的位置,那还能再高吗?不能高了,在高处的要往下走,在低处的要往上走,这就是中医的思想。心经既然已经很高了,就要用黄芩。黄芩味苦入心,学中药学的时候,原理上说的入肺经。但是在《伤寒论》里边,三黄泻心汤,黄连、黄芩、大黄,泻的是哪儿?泻的是心,只有用苦味,才能让心的火不要过度上炎、上亢。中医学认为,酸苦涌泄为阴,心为阳,所以得用阴药来泻它,心火更为阳,所以用苦寒之药才能泻火。不仅能泻火,我在临床中,经常用到泻心汤养血生血。大家思考一下,为什么黄芩、黄连能补血呢?因为心主血脉,当心里边有了火毒,心还能够正常地工作来主血主脉吗?不能。我们只有把它的火毒撤掉之后,心才能够正常工作,才能够主血,才能够从中焦取汁,才能够变化为赤以为血。
再看肺,其色白,五行属金,为白虎,在右侧,右侧为降。方子中两味药,一个牡蛎,禀金石之性;天花粉,就是栝楼的根,能够入肺,起到金能生水之效。在经方里面,降肺都用白色的,比如天花粉、牡蛎,主要降肺的还有石膏、桑白皮,这都是降肺的。还有两味药,一个是干姜,一个是炙甘草。干姜入脾,辛甘发散为阳,干姜是辛辣味的,所以能升脾,主运化,主升清。也许有的人说了,这个干姜入脾,那么生姜呢?生姜是入胃的,在《伤寒论》里边,凡是有呕的,一个是用生姜,另一个就是用半夏,这两个药是降胃的。生姜能够降胃止呕,干姜是能够暖脾止泻。炙甘草能补脾气,能够补脾的津液。生甘草是什么作用呢?生甘草也是入胃的,它能够解毒,解五脏六腑之毒,同时能够补胃的津液。在经方里面,直接在肾这个部位用药的很少,包括金匮肾气丸,在这里面叫崔氏八味丸。很可能伸景写书的时候引用了崔氏的八味丸,放在了这里。
纵观一下全方,升肝的有两味药,柴胡、桂枝,降肺的有两味药,牡蛎、天花粉。升脾气的有干姜、甘草,两味药合成一个方子,又叫甘草干姜汤。撤心火,用黄芩,以辅助解心经的毒,加上让火往下走,往下泻。整个方子,布局非常合理,这就是经方。中医治病,只要把五脏气机运行起来,无论多么难的病,机体都能代谢掉,都能够让身体自行调节,慢慢地恢复健康。药物不是起决定作用,但是是起一个帮助作用。
(摘自《知行合医——直击临床讲金匮》宋柏杉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2020年版,153-155页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热点资讯
- 健康前瞻 女性可多吃以下
- 趋势观察 湿气重, 常吃这
- 健康前瞻 高血压患者不能
- 趋势观察 魔芋减肥效果好
- 趋势观察 看了林心如的穿
- 远景规划 【倪海厦人纪系
- 瞭望塔 挖掘红色资源 带动
- 远景规划 只需三味!喝出
- 未来洞察 去看毛孔拍到的
- 行业瞭望 产后10天体温骤